别让餐饮“夜间浪费”成监管盲区
2023-07-20 【 字体:大 中 小 】
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贯穿到餐饮“夜间消费”全过程,针对浪费形成特殊成因,“对症下药”、靶向治理,势在必行。

美食一条街。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曹灿辉
随着消费市场复苏和夏季来临,地摊、大排档等“夜经济”餐饮形式逐渐成为各地重视的消费增长点。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夜经济”餐饮也成为食物浪费新“重灾区”和有关部门的监管盲区。
提起餐饮食物浪费,人们往往想到白天一日三餐中的婚宴、外卖、机关学校食堂。不过,餐饮“夜间消费”成“夜间浪费”却很常见。在西南地区某市区一家烧烤店“夜间消费”中,记者粗略统计发现,10桌客人有9桌都没能把菜吃完。有数据显示,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其中餐饮“夜间浪费”就不可小觑。
这种现象的发生,还是有其特殊的因素。比如,顾客晚饭后不久吃夜宵,本来胃口就很小,只是图个好气氛好好说说话,点菜多吃得少。同时,不少夜市餐饮店经营老板心里打着个逐利的“小算盘”,不提供“小份”“半份”菜饭,也有店员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另外,相关餐饮监管部门节约宣传监管更多针对大型宾馆、酒店,而对路边夜市大排档、小摊点关注不多。特别是监管部门实行白天“八小时工作制”,给日落而作的餐饮“夜间消费”检查监管留下了很多“盲区”和“死角”。
有道是,积少成多。餐饮“夜间消费”门店数量众多、规模庞大,食物浪费不是个小问题,可能超出常人的想象。特别是在一段时间以来,政府部门大力制止餐饮浪费取得一定成效的大背景下,餐饮“夜间浪费”会破坏已经形成的节约良好社会氛围,“冲减”节约成果。由此可见,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贯穿到餐饮“夜间消费”全过程,针对浪费形成特殊成因,“对症下药”、靶向治理,势在必行。
一方面要“当下改”以治标。相关餐饮监管部门要持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不断加大餐饮“夜间消费”检查监管力度。比如,夏季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夜间消费”餐饮浪费监管检查,对餐饮服务单位未在就餐场所设置“光盘行动”标识、未主动对消费者提示适量点餐等行为进行督促整改,要求其推广“小份菜”“半份菜”,同步开展反对浪费普法宣传教育等,赢得社会广泛好评,有关做法值得借鉴。同时,还可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其他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比如,邀请“网红”探店现身说法,鼓励餐饮“夜间消费”顾客按需点餐,既享受开心气氛,又不忘节约从我做起。引导夜市餐饮企业在履行反对浪费社会责任中,注重降低储运加工成本,以“薄利多销”实现盈利。
另一方面要“长久立”以治本。餐饮监管部门要建立完善节约食物长效奖惩机制,健全举报、曝光办法,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餐饮经营者等的责任,从根本上引导商家和消费者在包括餐饮“夜间消费”等场景下,随时随地避免浪费。同时,“风成于上,俗形于下”,更要引导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等作好节约食物示范带头作用,让遵守反食品浪费法真正成为新时代每个公民的基本意识和自觉行动。


猜你喜欢

黑龙江塔河镇: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培训会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给餐饮业健康证把好“体检关”


今年已立案查处21件!南京建邺区持续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如何破局餐饮业,新餐饮时代的希望竟是灵活用工


福建厦门夜间突击检查网红餐饮店 立案4起


青岛市场局制定六项标准 对已备案食品摊贩进行安全监管


河北石家庄市和保定市两地“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揭牌


确保中小学校集体配餐食品安全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持续开展餐饮油烟及露天烧烤整治“臭氧攻坚”联合行动


今晨奉贤区一沿街餐饮店铺着火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十年来站上“新台阶”


关于加强餐饮企业主要原料食品安全隐患自查的通知


小心你加盟的名牌奶茶店是假的 知识产权保护人士建议:全链条防范品牌被侵权


陕西省大荔县教育局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中考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检查


河北石家庄市和保定市两地“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揭牌


苏州市深化落实“四个最严”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餐饮⾷品安全知识常识与管理制度


餐饮安全你我同查,保障百姓饮食安全
